第164章 国风夕(六)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十五年后,杨修也去地下陪伴许攸,死因,鸡肋。
史记;其后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由是许攸被杀。
史记;杨修自以为因曹植事而死,临死前,对故人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由是杨修被杀。
许攸太狂了,自恃大功,当众呼曹操小名阿瞒,不分场合,在那个世代,非亲非故当众直呼小名本就是对上位极大冒犯,贪婪自私,终于磨光了自己那份对曹操的恩德。
恩德,是有数的。
杨修也一样,弘农杨氏,簪缨世家出身,恃才傲物,胆子大到当众揣摩出曹操心意。曹操是个什么人,你这样轻易表露出我能明白你的想法,结果,曹操虑终始之变,恐为后患。
后患,是要杀的。
其实在那个世代,是中华族族人最凶狠的时候
上下等级异乎寻常的森严
下位在接到上位召见时,帐外门外都要把衣冠整理一下再进
可以想象
那时候上位一言断你生死,你敢狂妄?我至今对史书中那些在中华世代狂妄的家伙报以怜悯,你死的不亏。
还有的人并没有狂妄,对上并无,但是,失却了对下的人份,已无人望。
《魏晋世语》载: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程昱罪不在吃人,而在于吃本乡之人,乡梓之地,同乡发小在你手里都是肉干的命,我一个外人,什么命?
由是无人襄助,故位不列三公。
那个年代,不好活啊。
义熙十三年,赫连勃勃在灞上称帝后,回到长安,征召隐士京兆人韦祖思。韦祖思到来以后,恭敬恐惧超过了礼节,赫连勃勃愤怒地说:“我征召你为国士,你为什么把我当作不同的种族来看待!你当年不拜姚兴,为什么单单拜我?”
我现在还没有死,你就不把我当作帝王,我死了以后,你们摇弄笔杆,将把我置于何地!
于是杀了韦祖思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武定八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在位初期,励精图治,肃清吏治,败柔然,突厥,契丹,南梁,拓地淮南,为北齐一代英主。
史载,高洋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其才能甚得父兄欣赏。
然而他的上面,其实还有一个哥哥,高澄。
高澄才是北齐夺位真正的奠基者,长洋五岁,陛下何故造反的始言者,孝静帝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折磨的气丧不堪了。
“朕!朕!狗脚朕!”
劝酒不悦,怒起而骂,并使季舒殴帝三拳,愤愤出门。
这样的人物,高澄,其实是被干掉的,亲兄弟。
高位者也是要修人份的
高澄好色秽乱,淫及弟妹,污辱亲弟弟的妻子,死了其实也是活该。
有些事高位者不需要参与,只需要在幕后稍稍的加把力。
事后查你都查不到他,所以这些聪明者亲手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悲剧性后果,滥杀无辜。
一有谋反,都是滥杀,但凡有疑动辄推出灭门,原因即此。上位者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只能滥杀,保证连根拔除,不留后患。
亲兄弟也不行,在至高无上的皇位面前,每个人都像野兽一样残暴,人性早已泯灭。
史记,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及子三人,全部被杀,距禅位后不足两年。
皇室内斗;心存善念者死,六亲不认者王。
“我的命,今日要了结在这里了吗?”
“玄武门!”
一声弦响,一箭贯穿,当胸中箭的人不甘的吐血而亡。
远处朦胧的迷雾里,一人一骑,持弓走出。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杀兄杀弟,逼迫生父,继位大唐,名极太宗。
太祖李渊,被迫退位,居于别宫,心灰意冷。
这三个,可是亲兄弟啊。
整场事变,前后李渊表现出了超乎预料的迟滞和犹豫,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兄弟阋墙,血溅宫门。
或许,李渊并不是软弱,而是他比秦王更多了一份人性。
所以,他失败了。
不仅丢掉了自己的皇位,还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两位亲子,十位亲孙。
皇亲国戚血流成河
太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二人十子,全部被杀。
太子一系被全部彻底清洗,天街血雨。
这份果决,史上罕有,不要忘了太宗皇帝可是个杀将,长年厮杀,手上不知沾了多少血,死人见得比活人还多,李渊亲临战场并不多,有这份杀气果决吗?
太祖李渊只是想让自己太平的走完这一生,把皇位安然的传继给太子建成,所以纵容太子一系内斗压制二子,但是他为什么不想想,老二,可是李世民啊。
那个血海里,从南到北,杀出来的老二。
平心而论,李渊并不想杀子,前后都不想,如果真想,别忘了他可是皇帝。迅速解决掉李世民,然后以皇帝诏,诏令天下,付出一定代价平定天策府。
天下大义可都站在皇帝这边,天策府轻易谋反,天下民众不会支持。所以,李渊注定一败,因为
天策府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