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当时,契丹的皇帝是睡皇帝耶律璟,他只顾着喝酒、睡觉、打猎,完全没有兴趣搭理朝政,听说柴荣退兵了,也就不管有没有丢失土地了,转头就抱着酒坛子喝酒去了。所以,从此以后,三关十县地就完全回归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耶律隆绪继位以后,萧绰摄政,母子二人曾经趁着卫王朝新皇继位,根基不稳,打着索要三关十县地的旗号发动战争,最后兵临澶州城下,逼迫真宗赵恒与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契丹虽然没有收回三关十县地,却也得到了每年三十万的岁币。
耶律宗真就想学学祖奶奶萧绰和爷爷耶律隆绪,打着索要三关十县地的旗号,出兵攻打中原王朝。但是,耶律宗真心里始终没底儿,就去找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宰相张俭,询问张俭的意见。张俭给耶律宗真分析了一下当前形势以后,表示根本不用出兵,只要派出使者前往中原王朝交涉,就能达到索要土地的目的。
最后,耶律宗真给和他有过相同经历的仁宗赵祯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信,表示关南十县地是契丹所有,后来柴荣逞一时英雄,把地夺了去,所以他柴家江山才很快就灭亡了。而且契丹和卫王朝两家结为友好邻邦,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关南十县地的问题始终萦绕心头,导致他整天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卫王朝会毁约背盟,所以希望卫王朝能够把地还给契丹。
赵祯得到底稿以后,震惊不已,马上召集大臣,商量该怎么应对。等契丹使臣刘六符、萧特末带着耶律宗真的正式信件来到开封,他们已经商量出三条意见:不能割地,可以和亲,可以增加岁币。
这边契丹坚持要求割地,那边卫王朝坚决表示拒绝割地。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始终没法形成统一意见。远在契丹的耶律宗真得知以后,决定给卫王朝施加一下压力,迫使卫王朝赶紧答应割地,于是,就大张旗鼓地颁布了南征的赏罚令。
赵祯听说以后,大惊失色,马上派遣富弼为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契丹,交涉索地事宜。与此同时,他又在大臣的建议下,声势浩大地升大名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为北京,加固城防,同时在两国边境地段修固河防,操练兵马,以此来大造声势。
耶律宗真看到卫王朝一改软弱本色,强硬起来了,心里十分没底。所以,听说双方使臣迟迟没有谈出结果以后,干脆亲自接见了富弼,表示只要卫王朝把三关十县地还给契丹,两国就会友谊地久天长。富弼却丝毫不为所动,明确表示契丹想得到祖宗的旧地,卫王朝也不想失去祖宗的旧地,而且既然契丹以得到土地为荣,那么卫王朝必然会以失去土地为耻,两个国家建盟友好,约为兄弟,怎么能够让兄弟二人一个荣耀一个耻辱呢?接着,他又说幽云十六州本来就是中原的土地,如今大片土地都归契丹所有,卫王朝也没有提出索要土地的要求,就是顾及兄弟之情,所以两个国家还是知足常乐,不要再贪求更多了吧。
耶律宗真原本只是想趁着卫王朝与西夷连年战争的机会,学学老祖宗们,建功立业,一展抱负。如今,听到富弼这一番话,又想到卫王朝正在边境上磨刀擦枪,时刻准备开战,心里就顿时乱作一团,决定退让一步,只要联姻和赠币。这让仁宗赵祯和满朝文武非常不爽,要是两个条件都同意了,岂不是恰恰证明了卫王朝软弱可欺,以后谁想欺负都成了?于是,经过几天几夜的会议讨论以后,赵祯明确表示,如果契丹想要联姻,那么就没有金帛,如果契丹能够说服李元昊重新臣服于卫朝,那么卫朝每年向契丹赠币二十万,否则只赠币十万。面对卫王朝的强硬态度,耶律宗真无奈了。他知道南朝公主出嫁的惯例,嫁妆一般不超过十万缗,想来想去,他决定选择二十万赠币。但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他要求在誓书上加一个“献”字。
富弼当然不同意,“献”表示的是下级向上级朝献,契丹和卫王朝是敌对的两个国家,属于平级,怎么能够用“献”呢?更何况,两国约为兄弟,卫朝为兄,契丹为弟,哥哥“献”于弟弟,那成什么体统?耶律宗真见富弼不肯答应,又提议改用“纳”字,同样遭到了富弼的拒绝。这下耶律宗真不乐意了,就让富弼先跟仁宗赵祯商量好了再谈。事实上,卫王朝的皇帝大臣们心里都很清楚,向契丹增加岁币,本身就等于向契丹进贡,争一个用词也不过只是想求得一点心理安慰而已。但满朝文武谁也不肯撕破脸皮,承认这个自欺欺人的说法。
这时,卫朝的著名词人晏殊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他建议采用“纳”字。听到晏殊的建议,赵祯顿时喜笑颜开。他得知耶律宗真最终选择了增加二十万的岁币,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要知道卫王朝此时的年收入高达数万万贯,相对而言,二十万岁币就摆平了契丹,这笔交易十分划算。但碍于面子,他一直不好意思表示自己的满心欢喜。如今,见到晏殊肯给自己当替罪羊,赵祯马上就坡下驴,同意了这一主张。
就这样,耶律宗真趁火打劫功德圆满,兴高采烈地抱着新获得的赠币,跟中原王朝握手言和,两国的索地风波也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因为这件事发生在耶律宗真重熙年间,所以被叫做“重熙增币”。
这次耶律宗真趁火打劫的行为,虽然最后获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却让西夷首领十分不爽。所以,这件事以后,西夷与契丹的关系也越来越差。特别是李元昊当上首领以后,想建立独立的政权,既不臣服于卫朝,也不臣服于契丹,所以暗中拉拢依附契丹的党项诸部,让他们脱离契丹,归附自己。以至于,后来党项诸部谋反,李元昊不但不帮助耶律宗真平叛,反而救援党项诸部。
(耶律宗真之后的耶律洪基当政期间的耶律重元之乱,萧观音与宫廷乐师赵惟一的‘十香词’在前面我都写过,在这里就不再复述了。耶律洪基在皇帝的宝座上碌碌无为、昏庸无道了四十六年以后,终于结束了他腐败的一生。之后,他的孙子耶律延禧继承皇位,成为契丹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