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清明雨,又见清明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这满腔忧思,满腔哀怨,是源自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前一个雨雾蒙蒙的星期天,我乘上返回老家的客车。在此之前,家里人打来电话,说爷爷奶奶的碑已立好了。我这次回去,就是给两位离世多年的老人上坟的。
提起爷爷,我禁不住想起小时候许多事情来。因为我是我们家的长孙,爷爷非常疼爱我。每次下湖劳动,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为我采集菱角、莲蓬等肴物;收工回村,他老远老远就喊着我的小名,找到我后就将那些食物剥好向我嘴里喂。爷爷疼我,我自然也很喜欢爷爷。那时我总是和爷爷睡一床,为他“煨脚”1965年我上初中时,爷爷不幸得了喉癌,不能吃饭,家里就买些饼干用糖水泡软给他吃。就这样他还惦记着我,每逢星期天我从学校回来,他总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饼干塞一大把给我。这年的腊月十六日,爷爷去世了。我从学校回来,望着爷爷空荡荡的睡床,不禁嚎啕大哭。
听父母和村里人说,爷爷解放前就死过一回。那是1938年8月间,日本鬼子打到了我的老家黄梅小池一带,乡亲们纷纷“跑反”爷爷和奶奶也加入了逃难的队伍。混乱中,带着细姑的奶奶在蕲州与众人失散了。因又饿又累又热,爷爷在跑到一座山下时也昏死过去。同行的几个村人用捡来的两个篾箩装着爷爷,抬到山上准备埋掉。正当他们挖坑时,爷爷哼了一声醒过来。待爷爷身体稍稍恢复,返回寻找奶奶时,才知奶奶早在一个山村病死了,才8个月的细姑也下落不明。本来好好的一家人,因战乱瞬间家破人亡,真不知道34岁的爷爷是怎样承受这一巨大打击的。以今天的眼光看,爷爷当时还是年轻人,但是因家穷他没有再娶,又当爹又当妈,将我父亲、细爹、大姑三个孩子拉扯大,帮助他们成家立业,直到1965年去世。
爷爷死后,父亲和细爹赶到蕲州,将奶奶的遗骨取了回来,与爷爷合葬在一起。“文革”后期,大队将那片坟地平了。父亲和细爹就将两位老人的遗骨收捡回来,埋在我家菜园头的一条水沟边,因那里地形特殊,不能建坟也没立什么标志。后来队里将各家菜园地调来调去,爷爷奶奶准确的埋骨处也就不好辨认了。为此,大年三十祭祖和清明上坟时,父亲和细爹总带我们在那地方找来找去。我多次提出在那个地方立个碑,方便后人祭奠,家里人都很赞成,但细爹家的人态度总不明朗。去年细爹的大儿子因病去世后,他们一家对立碑的事积极起来。清明前,两家各出一点钱,事情很容易办成了
中午12点多,我赶到了老家。稍事休息之后,弟弟玉成带我去给爷爷上坟。爷爷埋骨的地方,砌了一个基座,上立着青色的石碑,两边镶嵌着瓷塑的金龙。应该说,新碑是漂亮而醒目的,但我心中却仍是酸酸的。我在想,爷爷真是命苦,生前没享一天福,死后也遭折腾;时代的悲剧,民族的命运,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我们现在所作的,于他有什么好处呢?不过表达我们后人的一点敬意罢了。假如他地下有知,说不定还责怪我们的破费呢。
返回的路上,看着车窗外那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闪闪而过,听着旅客们的欢声笑语,我不由发自内心地感叹:生活在这国泰民安的新时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