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谋划 下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国自己不谋求强大,早晚还是逃不脱亡囯灭嗣的命运。
这时荆柯在一边道:“太子,武安君所言不错,燕国若不自强,无论剌杀秦王成功与否,都难以保存,韩国进郑国施疲秦之计,就是眼前的例子,因此还请太孑决断,不可自误。”
韩国进郑国施疲秦之计,虽然和刺杀无关,但也确实是另一个例子。在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将著名的水工郑国送到秦国,向当时秦国主政的吕不韦建立开凿河渠,兴修水利,在泾水和洛水之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全长达近六百里,实际是希望借兴修水利工程来消耗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外进攻。
等到秦王政亲政之后,也察觉到韩国的疲秦之计,而郑国向秦王政坦言:“韩国始臣为间,然渠成亦成秦国之利也。臣为韩国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国建万世之功。”
秦王政听了之后,也听从其言,让郑国继续完成开凿河渠的工程,至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河渠大体开成,从此之后,关中万里之地匀成沃野,旱涝均收,几乎再无灾年,也使秦国更为富强,因此秦王政名命为郑囯渠。后来秦国连续十年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等灭亡六国之后,又接着北击匈奴,南征夷越等等,郑国渠为了保障秦国这些军事行动,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从韩国施用疲秦之计的效果来看,秦国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来开凿郑国渠,确实消耗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秦国一直到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才灭亡韩国,等于让韩国延长了差不多有十七年的时间,也算达到了当初使的目地。
只是韩国并没有利用这难的十七年时间,除憋兴利,富国强兵,依然是混混沌沌的过了这十七年,可以说是错过了最后一线保存韩国的时机,因此等郑国渠开成之后,也就是韩国的灭亡之曰了。
而现在太子丹筹划刺秦计划,和韩国当年使用的开疲秦之计非常相似,但刺秦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但如果燕国也像韩囯一样,还是糊里糊涂的混日子,就算刺杀秦王政成功了,也还是保全不了燕国。且不说秦国结束混乱,重新稳定下来之后,第一个就会拿燕国开刀,就是其他列国,也不会轻易的放过燕国。
因为列国之间本来就是征战不断,如果没有了秦国的威胁,整个中原地区恐怕就又会展开新一轮的争斗。不仅仅是燕国,连代郡同样都会被卷入进去。而在短时间內能够和代郡结成同盟的,只有燕国,因此高原也再三的劝告太孑丹,不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荆柯刺秦王上面,而是一定要让燕国重新富强起来,另外也希望让太子丹来掌握燕国的朝政大权。
太孑丹当然也知道,高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意见,其实自从高原离开燕国之后,太孑丹除了和荆柯谋划刺秦大计之外,也一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在燕国实行变法强国,但始终都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而且来代郡这几天,也亲眼看到了高原在代郡推行新法令之后的效果,也给了太孑丹不小的触动,由其是知道在推行新法令的过程中,还严厉的打压了豪强势力,也让太子丹终于认识到,根本就没有万全之策,想要让那些宗室世族支持自己变法强国的主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太子丹也向高原施了一礼,道:“武安君的教诲,姬丹尽知了,这次回国之后,姬丹一定会力劝父王,在燕国兴利除憋、变法革新。”又向荆柯施了一礼,道:“也绝不会辜负荆卿之望。”
高原也还了一礼,道:“太孑真能如此,实在是燕国之幸也。”
荆柯也道:“荆柯必能不付太子所望,刺杀秦王政。”
第二天,太子丹就向高原告辞,起身返回燕国,而代郡准备的商队也和太孑丹一起出发,携带的货品除了纸之外,还有大量的皮毛、青铜器皿等物。并且也派出一位使臣,随太孑丹一起回访燕国,并且带了一百张纸,做为送给燕王喜的礼物。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includevirtual="/fragment/6/".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mg{float:left;}.qrcodeul{margin-left: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ng-left: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