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梁王杀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并顺利攻下一岛后,停止了攻击。
他派人持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见太后,告知首战获胜的消息,用这种方式给太后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后他马上去见段誉,亲自表达谢意。
“大哥!”
“兄弟!”
二人一如当年结拜时一样,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四手相握时,充分感觉到了对方的信任。
《资治通鉴》中有段名言,大意是说任何东西,都是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譬如狼熊虎豹,力气大,攻击力大,却不会飞。而柔弱的小鸟,缺点一大堆,气力小,没有攻击力,但是会飞。
这段名言用来形容大理国的将士真是再贴切不过。大理国水战不行,骑战更不行,但山民居多,登山爬坡如履平地,步兵能力非常优秀。
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以步兵和大理国的步兵相斗,大理国未必会吃多大亏。
然而这一原则有个致命的缺陷,如果敌人用骑兵来攻他们的步兵,他们是非败不可。
蒙古、金、南宋、西夏、西辽、吐蕃、回鹘皆有骑兵,只有大理国没有正规骑兵,正是因为这一缺陷,大理国才成了所有国家之中数一数二的弱国。
你想发挥步兵优势,就势必得要求对方必须只用步兵,不许用骑兵,这简直是开国际玩笑。对方不可能听你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理国根本无法发挥兵力优势。
而这次,日军从水路来袭,他们的破船上根本装载不了战马,只能从暹罗抢马。而那六岛,之所以易攻,正是因为它们是暹罗所有地盘中最贫瘠的,连人都缺,马就更缺。
就这样,大理国的铁枪兵与日寇的砍刀肉博血战,段誉指挥得当,以区区三万精兵绊住日寇十五天,使之不能前进一步,待梁王大军与大理国精兵会合之时,日寇想要攻破金鏊岛,再以此为基地攻打暹罗王城的迷梦彻底粉碎。
那么梁王为何在士气正旺,又有盟国友军相助,并且所有军师和战将一致主战之时,选择停攻呢?
这里涉及一个特别复杂的战争策略问题,或者,我们应该称之为战争的本质。
《孙子兵法》开篇便说:兵者,诡道也。
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又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卢俊义武功再怎么高强,不过一无谋匹夫,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梁王提携,他的一生注定埋没。
闻焕章和朱武都是一流政客,一流谋略家,但他们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更不是合格的统帅。他们只能依人成事。梁国这棵大树,自梁王萌芽,亦自梁王开花,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梁王浇水。
梁王不战,恰恰是因为此时他的眼光已经高过了所有手下。
在以往的大小战役中,小子从未和各位看官叙说这战争本质之事,而如今,梁王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再是误国奸臣,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并且还是以弱国击强国,那么关于战争的本质,就必须得从整体上详细说清,要不然,以后发生的太多大事,都会让我们理不清头绪。
不说透战争的本质,你就根本不知道日后宋高宗为什么一定要置岳飞于死地。你也不了解梁王此时为什么一定要停战。
战争的出现,对任何民族都是一场悲剧。它是矛盾冲突爆发到极限,无论如何也化解不了之后必然会发生的产物。
只要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就必然会死人。只要你生在乱世,你不惹别人,别人也注定会打你。躲不掉,逃不了。
梁王和大理国皇帝同为弱国领袖,梁王心怀大志,振兴图强,一心想要发展壮大,击败强敌,而大理国皇帝却只求自保。
梁王策略得当,数次大战打出了威名,国内没人敢叛乱,外敌大举入侵之事,这是头一遭。
而大理国内部叛乱无数,吐蕃和宋朝都瞧不起他,时思兼并。
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