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过其虽然天生神力,又是将门之子,但子军中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待遇,在军中做了多年的下级军官,由此可见其实宋廷对杨家一直都不是很重视。不过,有幸的是,杨文广与宋代的几个名将,比如范仲淹、狄青、韩琦都打过交道。?年轻时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这相当于今天的连排级干部。宋仁宗时,范仲淹经略陕西,抵抗西夏,发现杨文广勇敢善战很有才能,细问之下得知他是名将之后,就将其留在账下做了镇将。如果没有范仲淹的赏识,杨文广可能永远都没有出头之地。
1052年,大将狄青南征,杨文广就在军中,虽然还是个无名之辈,但总算是有了些功劳。做过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宜是今天的宜山县,邕是今天的南宁。这已经是中高级领导干部了。
1068年,宋朝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认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且有战功,将其提拔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杨文广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受名将韩琦指挥。 团练使已是从五品的高官了,与其祖上杨业、杨延昭的官阶相差无几。但与同时代的韩琦、狄青和范仲淹相比,杨文广只能用星光暗淡来形容。因此,有关他的记载有限,似乎也就不是很难理解的事了……不过史书虽然对杨文广记载略少,但有一件事却是可以算得上典型了。
据记载杨文广在西北的时候,被秦凤副都总管韩琦派往边境一个叫做筚篥(在今甘肃武山县)的地方筑城,目的是掌握要道控制权。 为了防止敌人破坏,他故意散布消息说要在喷珠筑城,西夏果然闻讯而去。文广抓住机会,在筚篥连夜抢修城寨,构筑防御工事。天明以后,敌人发现上当,移兵前来,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敌兵无机可趁,无奈之下只好退兵。临走前,他们派人送信威胁杨文广说,要派大军前来报复。杨文广立即派兵追杀,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其晚年更是被调到河北,做定州路副都总管,继承他父祖未曾完成的抗辽事业,此时的杨文广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副省级了。当时辽宋虽已达成和议,但边界争端不断。杨文广在抗辽前线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向朝廷献上了收复失地的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计划,但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一命归西。正可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事实上,即使他仍然健在,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回音。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这里面有着太多的时代因素。当时北宋朝廷坚守的是保守的退让政策,对辽是和议防御,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不断摇摆。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朝野上下讳言用兵,杨文广不可能有更大的发挥军事才能的机会。 传说中的杨文广是个少年英雄,但史书上写的都是他晚年的事,更象是一个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老英雄。总体来说,杨文广在朝廷名声不大,在民间却声名响亮,这也是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吧。 杨文广死后,北宋朝廷追任他为同州观察使,这多少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当然,以上都是刘中二在纯阳派留下的书籍中看到的,并不能算是完全正确,但综合起来,杨文广此人,却是丝毫不比小说虚构的杨宗保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