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考虑到这次策划是报社层面与杨川县共同组织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仅仅让罗明这个新人全面主导,报社不放心、刘元也不放心;《楚安都市报》总编郑国杰、分管民生部的副总钟新新要求刘元不仅仅只发挥一个策划者、领导者的作用,也要参与到策划的实施和执行中,尤其是对采访的选择、内容的取舍、重点的把握、文字的组织等方面进行认真推敲、仔细把关,确保整个系列报道始终把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贯穿其中,不夸大其词、不媚俗做作,同时又有广泛的参与性、浓厚的可读性,淡化人为“设计”的色彩和商业味道,牢牢地抓住读者、吸引读者,达到报社与杨川的双赢,但又不引起外界的非议和反感。具体采访和稿子撰写由罗明完成,刘元在把关、提炼、润色和内容的组合、摆布、详略上下功夫。
“陶渊明,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那个被称为中国田园诗的鼻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县令弃官归隐后过着躬耕田野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写过《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生活题材文章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的作品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展示了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既表现出诗人对淡然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坚决与污浊政治决裂的情操,把他的为人、为官的性情和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那篇脍炙人口、引人入胜、流传千古的文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了一幅祥和、恬淡、美满、充满温馨的生活情景图,在这里人人劳作,各展其能,各尽其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身份差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生活愉悦,人人快乐,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与我们虽然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距离,但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感到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他的风骨、他的精神、他的品质、他的气节。西州市杨川县民间就有很多与陶渊明有关的传说,坊间也有很多与陶渊明持家、理政、正心、律己等方面的故事,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家中还能找到相关的古籍、碑刻、字画、家谱,他的很多作品里所描述的田园、山野自然环境在杨川的多个乡镇能找到极为相似的原型,更为重要的是,在杨川大桥乡岭峰山深处,有一个泉水潺潺、绿意盎然、鱼翔浅底的风景秀丽之地,几乎与世隔绝,当地数代村民都称其为桃花溪,堪称《桃花源记》所描写的理想生活场所。”
“我们记起陶渊明,是因为他的身上、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他的文字给我们传承了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我们记住陶渊明,是因为今天的我们,需要坚持追求美好梦想的执着、不为名利不为自我的情操、不畏权贵不畏疾贫的节气,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勤奋拼搏的努力;陶渊明的这种精神和力量,正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现代文化的品位,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从今天起,我们隆重推出大型策划——走近陶渊明、走进桃花源。让我们一道,通过对省内外杨川籍群众尤其是他们中对民间历史、民间文化有着深刻记忆的老人的讲述,通过杨川县广袤大地上流淌着陶渊明气息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亭一阁、一庙一宇、一碑一谱、一纸一物,特别是近距离地观看和凝视、零距离地接触和融入这里的桃花溪,无限地接近这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无限地接近今天我们依然为之期待、为之向往、为之渴盼的理想之地!”
1000多字的文章由罗明撰写初稿,这篇稿子对于罗明来说比写以往任何一次新闻稿都要难,毕竟需要一些历史和文学的素养和造诣。刘元对一些内容和遣词造句略作了简单的修改、完善和补充。题为《本报大型策划起航:走近陶渊明、走进桃花源——从明天起,本报将重磅推出相关报道,敬请读者关注并提出意见建议》的报道(结尾处加了“新闻链接”——陶渊明其人其事,重点介绍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楚安都市报》“本报策划”版头条刊出后,很快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打来电话,对《楚安都市报》这种积极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表示赞赏。
楚安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黎东认为,虽然陶渊明故里是否真的在杨川、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就是杨川县大桥乡岭峰山深处的桃花溪,还有争议、还需要考证,或者说无法考证,但我们敬仰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敬仰陶渊明的高尚品格、敬仰陶渊明的理想追求,从这一点来说,《楚安都市报》是在做一件楚安、西州史学界、文学界想做却没做成,旨在让杨川文化、西州文化发扬光大的好事,他要为此点赞。
有的读者有些遗憾地说,自己曾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见到过线装版本的杨川古志,隐约记得里面有提到陶渊明,但一时找不到了,但他会努力去找;有的读者则说,他作为一个杨川人,为《楚安都市报》能关注杨川与陶渊明的渊源很是激动,他愿意为策划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更多的读者特别是现居住在杨川的读者则提供了杨川县境内现存的与陶渊明有关的各类史料、建筑等的线索信息。这些电话给罗明极大的鼓舞,也给他们下一步采访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本章完)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