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dd.net,最快更新碧天如水文集最新章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宁馨娘屋里有一张中国地图。现在村里人看了不稀罕了,可几十年前看着才稀罕呢。那时候全村的人,男女老少,都来这间土坯房里看瞧过地图,瞧宁馨娘这个城里来的姑娘。

    乡下人见识少,他们没见过偌大一张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也很难得见那么大一张中国地图。后来,宁馨娘把世界地图送给了村小学,中国地图却宝贝似的收着,挂在炕里面的墙上,每每瞧那地图,宁馨娘的眼神就含着一种说不明白的感情,瓷了眼珠儿,仿佛那挂地图的墙也跟着神圣起来了。

    宁馨还小的时候,宁馨娘常在干完活后,抱了她坐在炕上,直直地瞧那地图,然后用修长但已粗糙的手指给她看一个个的地名,看一条条的水路。宁馨娘边指就边说:宁馨啊,孩子啊,你看这是成都,着是妈妈出生的地方,这是妈妈第一个家。这是上海,这是妈妈上学的地方,也是留下妈妈最美丽的回忆的地方。这是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城市,妈妈也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但时间不长啊。这,这是随化,这是随宁县你能看到这个小点吗?我么就在这儿啊边说,宁馨娘的话语也变成了自言自语:我们这个村你是看不见的,它太小了,太偏僻了,我们这个公社你也看不见,茫茫世界中这是最阴暗的一个角落,可怜的孩子,我们却生活在这儿,被世界丢在这儿了

    村里人不知道宁馨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反正当时来了一大批下放干部、下放的反动技术权威、下放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满有学问,都什么都懂——除了种田过日子不懂——什么都会,聪明的不得了。他们好象天外来客一样。是啊,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甚至都没见过火车。对于这样的村人来说,宁馨娘他们,无异于天降的神仙。

    可宁馨娘他们那一群年轻的或不那么年轻的人却也都不太清楚他们是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不清楚他们掉下来,掉在了祖国的哪一个小角落。他们单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却不知道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更不知道他们今后的岁月是什么。于是,宁馨娘那时候总是打听这是哪儿。村里年纪最大的那个老人家,在一个傍晚,告诉宁馨娘,这个村子早先叫齐镇,绕村往东流的河叫齐河,河水最终会流进呼兰河,汇入松花江。齐镇现在不叫齐镇了,叫齐家村,宁馨娘住的这个屯子叫一部,齐家村一共有八个部,从东往西排下去一部二部一直排到十部。中间单没有四部和八部。宁馨娘就为为什么,老人家说这几部几部的名字是早年日本鬼子打到东北才取的,日本人怕新四军和八路军,所以就不敢用这两个数字。宁馨娘再问日本人走了,这村里人就没跟着出去也瞧瞧?老人家就摇头说,这地方不大,走出去的人可真不多,祖祖辈辈就这么过的。除了早年日本鬼子来,还再没来过外地人呢,算算也再来人也就是他们这一批了。宁馨娘就不作声了。

    多年后,这批人有的走了,有的留下了。宁馨娘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留下的一个。她长长久久地保存着那中国地图,常常瞧着他发愣。可真到宁馨长大了,宁馨娘却再也没向她讲起地图上的地方,也没给她指点过她曾经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宁馨这个城里人的孩子,也和乡下孩子一般无二地长大了、一般无二地在长天大地中生活,健康而无知,到了七岁也随别的孩子一起,上小学了。

    宁馨的爹是个木匠,木匠的手艺是祖传的。老木匠死了,宁馨爹就自己出去干活,宁馨娘和宁馨在家住,木匠是常年不着家的,过年回来住上十天半月,五月节回来,带回来点棕叶糯米,中秋回来再看看家里,年年都带一包月饼。那年月生产队分的月饼是在八月十五以后才发下来的,用麻袋装着,用马车运到齐镇,然后各家就派十五六岁或更小一点的少年,拿着口袋去生产队,把月饼领回来。那月饼虽然硬的象砖,却是当地人们难得吃到的点心了。宁馨娘和宁馨二人守着过日子,没有人去生产队领月饼。但她们每年吃的月饼都是木匠从哈尔滨带回来的,又软又甜,宁馨也从来不稀罕吃生产队里麻袋装的月饼。年头长了,人们习惯成了自然,八月节木匠家的妻小那分句平分村里别的人家了。木匠端午节还回来一次,带点糯米和棕叶回来。这写东西也是在哈尔滨买的,宁馨娘默默地从他手里接过来,过几天,宁馨就能吃上粽子了。这也是村里人闻所未闻的食物。有孩子怯生生地站在院门口,宁馨娘就招他进来,拿一块粽子给他,孩子捧着,闻着那清香,半天舍不得打开吃。宁馨记忆中的父亲就是这样,差不多象三幅速写。一幅冬天时候回来,那时全村杀猪,去生产队分肉,父亲穿着大棉袄,戴着狗皮帽子,呵着气,面前是氤氲的白烟。一幅是秋凉时候,高粱玉米快收了,父亲带着月饼回来。一幅是春天,父亲背着棕叶和糯米,从暴土扬长的土路上走回来,春天风太大,吹的父亲的眉眼都模糊了。所以,父亲和美味常联系在一起。宁馨不知道,木匠父亲其实也生活的挺苦,走乡串县的干活,时常挣到的钱刚添饱肚子。宁馨也不知道,木匠父亲就是再苦,一年也一要去两次哈尔滨,给宁馨和宁馨娘买回这些东西。

    宁馨有天放学回来,问她妈妈,高尔基是谁?列宁又是谁?宁馨娘把手里的活扔了,抱着她做在炕上,给她讲了大半天,直讲到天黑。那天晚上,宁馨娘翻箱倒柜找出三本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给宁馨让她读。那年宁馨小学三年级。

    后来,宁馨发现自己的妈妈原来比小学里的老师学问大多了,也发现妈妈翻箱倒柜后,总能找出几本旧书,那封面是不新的,然而心子里的书页一张一张都没大翻旧,可见看的人很爱惜。宁馨就在妈妈的指导下,读了几年的书。可惜初中毕业,也没再读下去。宁馨成分不好,宁馨娘自己干活种自留地也困难,她一个姑娘家要强,不想妈妈太累了,只好不读书了。

    于是,那间土坯房里就有了两个女人在操持。一个上了年纪却依旧能从她的身形和面庞上看出当年的风致,另一个还年轻,十五六岁的年纪,花朵一般的相貌,屋里屋外地来回走,引得村里的小子们不时地把眼神往这座简陋的小房里瞟。

    宁馨娘是个高贵的女人,虽然在那样的村庄,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高贵,但人们仍能凭直觉感受她的与生聚来的气韵。宁馨的感受更深些,不单是因为她从小到大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整齐干净的,不单因为她家简陋的小院和单薄的小屋总是清亮的,不单因为妈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连带土话的语言,不单是因为这些,还因为妈妈能念书,识字,还能教宁馨看书,更因为妈妈对生活的一分感动,宁馨说不好那是什么,但在日出日落季节轮回中,宁馨娘时常望着天迹凝眸,在秋天的田野上,夕阳给她嵌上了一层金边儿,让她象一尊塑像一样庄严完美,并且她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会流露出大家的风范与修养。宁馨知道自己的母亲不是一般的村人。木匠父亲和邻里是一样的人,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是没什么文化的人,是实在朴素的人,是无知而纯然的人;但母亲不是,母亲是什么人呢?宁馨不知道。

    村里的女人们都喜欢宁馨娘,时常有几个人来这儿和她聊天,拉家常,宁馨娘即使拉家常的时候,也还是和村里的女人截然不同。村里的男人们也喜欢宁馨娘,常听见男人说谁家的女人都不如宁馨娘巧,会裁衣会作饭。可却没什么人说木匠好福气,因为木匠好久没不回家,很少穿宁馨娘亲手做的衣服,一年才能吃那么几天宁馨娘做的饭。这样想起来,宁馨不觉认为自己的父亲简直是可怜了。但宁馨虽然可怜这个长年在外的木匠父亲,却和他仍然生疏,他和她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甚至和别的村人都不一样,他是陌生的,虽然他脸上也有怯怯的笑,朴直的眼睛,但宁馨一直觉得他是陌生的。宁馨娘待木匠总有隐隐的隔阂。

    宁馨娘很会种菜,自留地的菜总是比别家的种的好。秋天,豆角和茄子要比别家早结半个月,于是这间小土房的大锅里,就早早传出了煮土豆墩茄子的香味。

    宁馨娘养了一窝小鸡。她会孵,十只小鸡总有八九只能活,家里总有二三十只鸡。有时候一天能下七八只蛋。可这蛋也不都能吃到嘴,要交上去一些的,但就这样说来,她家里蛋吃的也比别家多——宁馨家人少哩,就娘儿两个嘛。宁馨娘也养鸭子,鸭子养的少,但她会阉咸鸭蛋,那咸鸭蛋可以吃得久些也不会坏掉。宁馨很喜欢吃这些东西,这样好象日子过的也有些滋味了。

    宁馨娘养的猪也比别家的胖些。有一年,宁馨记得那是她差不多上小学三年级,宁馨娘去村里买了一只架子猪,回来用甜菜疙瘩喂它。村里的传统是要喂粮食,那猪才会长肉的,村人们相信除了粮食,猪是吃什么都长不起来的。可宁馨娘喂甜菜的猪也长了三百多斤。村人开初不信,几回下来也就信了,也就不认死理了,倒是省下了不少粮食。

    农村穷,一年到头吃不到肉,只有过年、八月节和五月节见三次猪肉,没养下猪的人只有去生产队分一点。然而生产队分的是多么少的一点点啊!一次只杀一只猪,一只猪最多四百斤呀,分全村的人,每人顶多几两肉啊!分完了肉还要分下水,最后分汤。全村的人都拿了盆盆碗碗在家等着,听着村那头生产队的人叫了:分肉喽,就把个大碗塞给在旁边的孩子,一会儿孩子就端一晚肉回来了。孩子没敢偷吃,眼神早痴了。过会儿再喊:分下水喽,大人再把个碗塞给孩子,孩子就端回一碗下水,这个也敢偷吃的,那孩子看碗的眼神叫当妈的心里疼开了。最后喊分汤——大队干部喊话的声音就是倦了的,孩子又被塞给一个大盆,去分汤回来。这可敢吃些了,爹娘都不会怪了。于是,分汤的时候,就看见满村的孩子捧着汤边走边稀流流地喝。可分的这点猪肉能吃几顿呢?村人自己养的猪杀了也舍不得吃,杀了交大队一半,另一半几顿也吃的什么都不剩,最好的庄户,最多剩下两块肉,扔在酱缸里,过两天也就吃完了。可宁馨娘有办法,她会做蜡肉,把一块一块的肉阉了挂在梁上晒晾着,一年就有半年有这样的腊肉吃。在贫困的村落中,这样的东西无异于珍馐佳肴,宁馨娘的手艺是全村男人向往的,全村女人学习的。

    初中毕业后,宁馨就这样和母亲过着平凡的生活,日子象流水一样过去了。冬天的时候,门外大雪缤纷,宁馨娘和宁馨在小土坯房里,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点的妥妥帖贴,宁馨娘就又翻开老箱子,会找出一本书,和宁馨娘在火炕上坐着,暖暖的看,一页页一夜夜地读那些长篇小说。兴致好的时候,宁馨娘会端出一点烧酒,边喝边看,也给宁馨讲一些故事,讲神话、也讲名著。日子就这样过来了。

    虽然宁馨娘会料理家事,会在有限的范围内把原来的贫困的日子过的有些滋味。但是,母女二人仍然是拮据的,或者说,仍然是贫穷的。村子里的人大多是这样,虽然不会挨饿受冻,然而,他们也仅仅只是才脱离赤贫,好日子还没有将曙光流泻一丝一毫到世界的这一个角落。宁馨在读了那么多书后时常抱怨命苦,但她从未听母亲怨过,母亲永远是安静平和典雅庄重的,代着几分神秘的色彩。慢慢的,宁馨也就不抱怨了,毕竟她是这村子里,甚至这个镇上最幸福的孩子,只因为她有这样一个母亲。

    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偶尔,母亲会讲些民俗或歌谣给宁馨,当生活的调剂。有一次,母亲兴致高的时候,教了宁馨一支歌谣,这样说的:一九二九,怀中抄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宁馨就笑着吵歌谣说错了,说一九二九怀中抄手也会冻死人的,五九六九还正是冷的时候,哪有新柳啊!七九的时候,怎么能把衣宽呢?她们每年都是到了清明才脱下冬衣的呢!母亲就楞了半晌,宁馨缠着她问,她直着眼睛,只说:这歌谣哪是东北的呢?这是成都的嘛!成都的嘛!宁馨就爬在她身上,问成都在哪,她再也不作声了,眼圈有些红。宁馨毕竟年纪小,看不出她的心思,自己爬上炕,扒在地图上寻了半天,找着成都,她是知道她家大略位置的,看看成都,再看看黑龙江,宁馨“啊”了半天,才问她“妈!你啥时候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宁馨娘依旧不作声,翻出一本书扔给宁馨,让她看书了。宁馨很想知道她母亲少年、青年时候的故事,然而,每次都是这样,在绵长的生活中,每次触及这些往事,这位庄严美丽的女人总是保持着缄默,讳莫如深。对于宁馨来说,她母亲的青年时代仿若在天宫中度过的一样,因为她坚信母亲不是这里的人,因为她母亲有那么多和这里人不同的地方,并且她母亲如此博学、如此优雅,可她却一丝一毫也不了解她那神秘的早年生活。那些岁月如同落叶,被秋风吹送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年复一年,再也不会飞上枝头。

    在灯下,母女二人捧着书读,大都是关于人文、历史、艺术方面的书籍,名著占了很大一部分。宁馨娘知道,在几个世纪以前,欧洲的贵族们也是这样在夜晚炉火边,这样安静读读书,不同的是,她现在并非一个贵族,她是一个农民,一个天生不是农民,却注定要当农民的人。她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亲友、她的城市和她最钟爱的专业,一切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她被生活卷入了一场大的波澜中,还没来得及呼喊,就早被堵住了喉咙。她所作的只有承担下来,用她当是年轻的双肩,承担这分悲凉的生活。这担子一压,就压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年啊!

    宁馨初中毕业后两年了,有一天,大队长来到她们家,说是县里有宁馨娘的一份电报,是旁村的赶车人捎的信,让她去看看。宁馨娘听后楞了一下,然后就踏步往县上走。宁馨和大队长在院门口看着她朝着夕阳散尽的方向走去。宁馨还喊了一句:“妈!今儿晚了,明儿再去吧?”但她没回头,依旧笔挺的身姿走了。大队长叹了口气,说宁馨娘还是这个老脾气,赶忙的慌,说完也走了。

    村里到县城有十七八里路,走要走一夜的。宁馨娘就那么走了一夜的路。她第二天挺晚的时候才回来,也是顺着那条路,宁馨看见她衣衫也乱了,神情也木了,把宁馨吓的直哭,抱着她不放手。宁馨娘拨开女儿,走进屋里,倒在炕上,什么话也没有,宁馨看见她泪流满面。

    就这样三天,她们母女没下地干活,每天宁馨给她妈做一点东西吃,然后就守着她,宁馨娘就那样直楞楞地坐在炕上,从天明坐到天黑,再从天黑坐到天明,眼泪有时干了,有时又流出来。大队长来过,书记也来过,镇上的妇联主任也来了,但她见谁也不言语。

    第四天早起,宁馨娘却象平常一样地下地干活了,仿若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自然和平静。晚上回来,在灯下,宁馨娘叫宁馨和她偎坐在炕上,让宁馨给她端了一小杯烧酒,她直瞧了宁馨一刻钟,又直瞧了那地图一刻钟,才说:“孩子,你外婆死了。”宁馨虽然从未见过母亲家中的亲人,但血浓于水,她的泪也一下子流了下来,等这孩子哭的好些了,宁馨娘幽幽地说:“也该给你讲讲了,你也不能连自己是谁,家里人是谁都不知道。咱们穷一辈子,咱们在这小疙瘩住一辈子,可咱们活得活得明白呀!我不愿说,这么多年不愿说,可我终究不能不给你说说啊!”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在那简陋的小土坯房中,在那温热的火炕上,女儿依偎着母亲,母亲揽着女儿,一段生活经历就慢慢从宁馨娘娓娓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孩子,你出生的这片土地,这片贫困的土地不是我的家乡,也不是我少年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我从未想过我有朝一日会来这,象一颗炮弹打错了方向,一下子落在这里,并永远隐落在这荒草残垣之中,从来到这的那一天,我便失去了对生活主宰的权利,我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我的家庭、我的城市、我的职业、甚至我所爱的人,但生活还要残酷些,它不仅让我因失去而痛苦,也偏要在这痛苦中再加给我一些什么,象在伤口上撒把盐,让痛苦加倍,让痛苦的伤口难以弥合!我唯一能作的就是缄默地承受下来。对于生活,我无法选择,只能接受”

    宁馨娘是成都人,父母都是四川人,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富裕的人。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早年在成都,拥有一个美丽的童年,她的原名叫沈碧薇。

    碧薇在上海读书,她小时候全家在上海生活过。碧薇的父亲是民族资本家,虽然工厂不大,然而足以让一家人生活得安康而快乐。因为碧薇的伯父是当年是十洋场中一位有一定地位的资本家,所以这一大家人,常出席当时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碧薇什么场面没见过呢?!

    她读书的地方是最好的女子学校,吃穿用度皆是不凡,生活以其美丽与灿烂向她走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四八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但母女二人依然生活富足,碧薇继续在上海读书。解放时,她们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民族资本家的父亲的遗产虽然大部分消失,但母亲却被分配到一所学校当教员,母女二人仍然在上海过着平静而富足的日子。碧薇学习成绩很好,一直读到大学,学习历史专业。直到毕业,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碧薇和母亲在上海的生活更温暖了些,因为她可以回家住。而且在文史馆工作,清闲而舒适。碧薇的生活之路虽然处于历史的变革之中,但却是平稳而温馨的。

    后来,碧薇认识了一位申报的记者,潇潇洒洒的男子,戴着眼镜,文气的很。这位年轻人姓陈,名叫陈朗。

    有一次,陈郎负责采一些关于文史馆资料的新闻,和文史馆联系好了,请人把他需要的材料送到报社,碧薇为他送的这分材料。

    傍晚,碧薇来到报社,她去晚了,也许报社早都下班。看来是无法当天送到资料了,但幸好这不是当天就要发的新闻。碧薇舒了一口气,走上楼去,她看到走廊上所有的门都关了,只有一扇门虚掩着。碧薇推开门,瞧见一个沐在斜阳中的身影。

    这是个年轻男子的身形,金色阳光从他身边的窗子照进来,勾勒出他的轮廓。他有着像希腊神话中阿波罗一样俊美的脸庞,碧薇看的楞住了。这个沐在阳光中的男子显然没有察觉碧薇的悄然来访,他在通电话。碧薇听见他清朗的声音在讲话,干脆利落,又充满活力。临别时,他还笑着与对方开玩笑:“何日一尊酒,共与细论文,老兄,我可在家恭候你哦!你本身就是新闻呢!”

    放下电话,他转过身来,看见办公室中站着一位穿紫色裙衫的姑娘,长发披肩,眼光清澈,有点羞怯的带着微笑看着他,他楞了一下,那姑娘就大方地问他:“你好,请问陈朗在吗?我找记者陈朗。”“哦,我就是,你找我吗?”男子惊了一下。姑娘依旧笑魇如花:“我是文史馆资料处派来协助你工作的,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抱歉我来晚了点,不过幸好你还没下班。”陈朗忙不叠地神出右手和她握手。一瞬间,好象有股电流,激荡着这对年轻男女的心

    陈朗常去文史馆,碧薇也常去申报,两个人有很多工作上的联系,渐渐的也有许多生活中的联系,春朝秋月,两个人相知相惜,最美丽的爱情在天长地久中,绽放出迷人的光芒。初初相见的一见钟情已被无数个相伴的岁月取代。陈朗的才华,开朗文雅的个性,碧薇的美貌,温柔庄重的气质,更让这两个人的爱情美丽夺目。他们是傍晚黄浦江边散步的情侣中最没最和谐的一对。在梧桐树下,微风习习,陈朗轻轻拥抱了碧薇,并深情地吻了她。碧薇凝视着这个近在咫尺的少年,这位英俊的才子。甜蜜的吻象温柔的梦。在碧薇心中,陈朗是她的天,她的神明,在初初相遇时,就注定他是她一生中永远的阿波罗。而作为一位年轻的记者,陈朗又处处体现着他身上光彩夺目的才华,他的文质彬彬,他的厚积薄发,他的博古通今,都让这个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女碧薇深深哲服,深深爱慕。“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是的,非君不嫁。

    在上海,和陈朗的美丽的相识,和陈朗热烈的相恋,是碧薇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然而不久,为了响应号召与支援边疆建设,碧薇被派去了遥远的黑龙江,去了那个北国城市哈尔滨,在那个漂流者的土地上作文史工作,离开了上海,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她的爱人陈郎。分别时,陈郎送她两句话:离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碧薇坚信,她对他的爱不会因分离而改变,碧薇是个相信爱的姑娘,也是一个忠于爱的姑娘。她也相信陈郎会同她一样坚贞执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城市,带有古典欧洲的风情,随处可见哥特式的、拜占庭式建筑,有各种高贵美丽的廊柱,陶立安式、科林斯式、爱奥尼亚式还有长长的石子铺的路。那是因为,当年的一部分俄罗斯贵族在哈尔滨居住,他们乘坐漂亮而高大的马车,马车走在石子路上,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于是,就是到了今天,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还是当年俄罗斯贵族铺设的路面。太阳岛上,松花江边,哈尔滨又是一个音乐之城,这里的市民和其他城市的人民不一样,他们好象每个人都是一个音乐家。唱歌,美声和民族唱法,或多或少的几乎人人都会。更让人着迷的是,经常能看到在江边月下拉小提琴的人们,或在江北堤岸上聚会郊游的人们,他们的笑,他们的歌声,他们那轻柔闲适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可碧薇没有想到,这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所城市了。从成都到上海再到哈尔滨,她的生活轨迹至此,已走完了其光辉的历程,进而要走入一段异常暗淡的岁月。

    一夜间,她变成了“反动技术权威”离开了哈尔滨,被送到一个集中学习改造的地方,并受到监督。由于父亲曾经是民族资本家,她又加了一重罪名。她隐隐得知母亲被遣送回了成都,被安排在街道上作一些轻微体力工作,并也受人看视。而她,不久就被卡车载着,带着她不算多的家当和不算少的书,被送到了这个地图上找不到一点痕迹的小地方,被扔到了这个农村,这个她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开始的半年,她不相信,在北大荒农村漠大的天地间,她常常仰头长叹,问天问地,问生活为什么这样对待她。她也希望能再回去,再回到旧日的生活,让这一切突然降临的事件变成一场梦,梦醒了,生活依旧。可是,生活不是梦,事实不能更改,碧薇默默地幻想着,痴痴地守望着。

    母亲的生活虽然艰辛,但还支持的下去,而且有一定的保障,可以让她安心。唯一的牵挂就是陈朗,陈朗他如何呢?他被生活的暗流卷到了何方?这半年来,陈朗和她中断了音信。他们最后一次通信通电话还是她在哈尔滨的时候。那次,她知道了自己要被下放,她在电话中用颤抖的声音告诉陈朗,陈朗平静地安慰她,他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给了当时惊悸的碧薇莫大的安慰。然而,从那之后,二人了联系全无,陈朗没有再给她写过信,或说她再也没有收到更确切一点。她曾去镇上给陈朗邮过几十封信,但先是音信杳然,而后是原信退回,贴着查无此人的邮贴。这让碧薇心碎,让她于惊恐中体会着难以忍受的痛怆和绝望。须知,陈朗是碧薇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也是她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可陈朗如水蒸气一样消失了,杳无音信,碧薇下放时走的匆忙,甚至没能带上一张陈朗的相片,那些相片被她珍藏在一个漆木的手饰盒中,手饰盒早已毫无踪影。陈朗渐渐在她的生活中变成了逝去岁月中的一个迷梦。

    碧薇的旧日生活,好象只剩下在她带来的那张中国地图上的一些地名了。那是一些亲切而遥远的名字,只有在看着地图的时候,碧薇才相信自己真的有过过去美丽岁月。那些地方呀牵动着碧薇心魂。她常常几小时的坐在地图前守望,看着那小小的圈点,看着那长长的水路,好象能透过那薄薄的图纸,看到她以前住过的闺房,看到她上女子中学是走过的马路,看到路上依旧从容不迫的来来往往的人,看到母亲在窗前优雅的坐着含笑注视自己,看到成都灰蒙蒙的天和上海悠悠的黄浦江。回忆让她能记起以前生活中哪怕最细小的生活细节,让她几乎就是又回到了旧日的影象之中碧薇一天中,最快活的时间就是望着墙上的地图沉浸到回忆中去的时刻了。

    可人不能活在回忆中呀!虽然打破回忆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很顺畅的事情,尤其是打破碧薇这样的回忆。可现实有巨大的威力,他一点一点渗透进来,一丝一丝破坏进来,慢慢地把生活的真实,展示在了迷茫状态中的碧薇眼前。渐渐的,对着地图,碧薇能感觉到两重生活,一种是过去的真实,一种是当下的真实。而人——只能活在当下。

    当半年后,碧薇认识到自己的下半生将和这片土地密切的联系的时候,她终于清醒过来了。她开始正视面前的生活。

    碧薇和其它下放的人一样,被分配住在老乡家,她住在一户姓李的木匠家。木匠家四口人,老木匠和他老婆,一个大儿子和一个小闺女。大儿子快三十了,还未成家,木匠太穷,没钱给儿子娶媳妇,小闺女也到了待嫁的年纪,但也没有合适的人家。木匠家三间土坯房,房上是缮房草,屋子没砖没瓦的,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东屋的两个炕上,西屋只有一张炕,给碧薇这个姑娘住。

    一切改变的太突然了。碧薇根本无法习惯。当她从迷梦状态中清醒过来之后,她又要面对残酷的,活生生的现实,那是农民的生活,是可怕的贫困,是知识的荒漠,是沉重的劳作,这一切都让碧薇不堪重负,让她不知所措。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那个遥远的陈朗,那个如梦一样的人,那个她昔日生活的见证。而陈朗留给她的也只是记忆。幸好,在生活中,还有老木匠一家。他们以农民特有的朴质善良来帮助她,在生活中,给她以生存下去必须的温暖与慰藉,给她以人间烟火的滋润。另外,就是和她同下放来的人们,这些和她一样有知识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打击时,能采取坚韧的人生态度,能乐观的生活下去,这给碧薇很深的震撼。和她一道下放的大多年纪比她大,有的甚至年近花甲,这些人是拖家带口到农村来的,他们有亲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也有亲人之间的相互鼓励。碧薇的邻居家住了一户下放的夫妻,不惑之年,也带着一双儿女,还有一个儿子身在他乡不能团聚。他们的忍耐、坚韧和在逆境中的达观,让碧薇学到很多人生的哲理。这对夫妇常来探望碧薇,毕竟她是下放干部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是唯一一个没有成家的青年。他们的温婉而优雅的话语,他们亲切的安慰是碧薇极其珍视的。在那样的岁月中,和老木匠一家以及和邻居夫妇建立起的感情维系着碧薇脆弱的神经,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她慢慢变的坚强起来,慢慢变的可以真正意义上承受生活的历练。人的心胸开阔了,自然少了忧愁,自然有了一分达观的处变不惊和弘忍,自然会在这贫困的土地上安之若素。

    碧薇开始学习农活,开始学习过日子,她什么都要学。早年的风雅诗书在这天地之间有点矫饰的意味了,天地间的一切是凭劳动得来的,她身处其中才明白,农民劳作一年,躬耕田亩,最后获得收获时拥有的是那样一种实在的喜悦感和现实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强烈而真实,是她发表多少论文取得多么大的科研成果后的喜悦心情都无法取代的。劳动成为生存的手段,实实在在的劳动,是插秧点种洋场拨簸箕,是躬亲而作的农活。同时,碧薇也体验到,在田野中,天地人三才的融合相处,人与自然无限接近,一切都这样完美。虽然这里才刚刚脱离赤贫,但是,这贫困下面,也有隐藏着的美丽,有大自然本身的,也有人劳动创造出来的,也有人与人之间互相给予的,这些美丽的感情支持着人的生活,也支持着碧薇那少年敏感的心。除过偶尔对着地图时,碧薇是怅然若失的,其余的时候,她又恢复了以外的生命活力。毕竟,她是年轻人,年轻就拥有一切。

    就这样,碧薇在这世界上最贫困的小角落生存下来,在老木匠家活下来了,并且还努力让自己生活的好过一点。

    她恢复了自己早年的良好习惯,穿戴整齐,精神饱满,虽说是农村姑娘打扮,但也利落潇洒。她把老木匠的小院打扫的一尘不染,帮着木匠老婆给男人们补衣服。木匠老婆教她养鸡,教她下田种地,教她煮饭煮猪食,教她做棉袄纳鞋底。碧薇在着完全陌生的生活中,发现了隐藏在痛苦下面的情趣。同是下放的那对邻居夫妇曾告诉她一句话:“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却不知道会有什么际遇,我们所要做的句是别让痛苦压抑住人快乐的本质和生活美丽的一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