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记得父亲在世时说过的一句话。说这话时他总会带着几分满足:“我们家啊,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一个喜欢文字的人,书籍代表和意味的,无疑是一种骄傲,精神高于物质的骄傲,以及格调的某种升华。
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爱书之人,一个“爱”字当是铭心刻骨之后才说得出口的,所以,只能说是喜欢,我喜欢用手指和目光抚摸书籍与文字时,那种温馨备至又闲散备至的心情。
学生时代以后,读书和写字似乎从任务变成了纯粹的爱好,是休闲时光里的一次莞尔,每回读起来都会享受几分喜悦。总觉掩卷之后,那些点滴的汹涌的有趣的无趣的应该的不该的感受与文字,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注释和提醒,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并丰富着生活的内容与情怀。
前些日子看梁启超的一篇散文痛苦中的小玩意儿,内心里忽然感慨万千,那个写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人人意中所有”文风火爆的新民体的梁启超,到了暮年,为搪文债,将夫人卧病时病榻之侧的消遣玩意儿“集句为联”的过程写将出来,字里行间婉约、平缓、无奈,无寸灰棱角,让你觉得怎样意气风发过的人,都会在内心里软弱和自怜。那时候,惟其文字才是他最终忠贞的依靠。
他这样写:“半年以来,耳所触的只有病人的呻吟,目所接的只有儿女的涕泪。丧事初了,爱子远行,中间还夹着群盗相噬,变乱如麻,风雪蔽天,生人道尽。块然独坐,几不知人间何世。”
写罢,还在文尾表白:“‘人生愁恨谁能免’,我在伤心时节寻些消遣,无论何人也该和我表点同情。”
人与人的生活也许真的没有更多的可比性,艰难时世与悲惨世界总是与己无关的,人在世上,没有更多的心思照看同情或安慰帮助别人,同样,自己微小的忧欢,也在别人的心思之外,是无数时节的冷暖自处。
那么散落在书籍和文字里,便也是一次次的“人生百结谁能免”是一种功用吧。世事万千,芸芸情感,快乐的、淡泊的、惆绪的、感慨的、忧结的,至此化成一种流淌。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于我,快乐和轻松的方式不过如此。
近来疲于生活,所有的书都被打包以后束之高阁,可望不可及。古人说,一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无味的日子里,真的想念触手的书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