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恰同学少年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她来源于生活,当不等同于生活,她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恰同学少年有其失实之处,在表现上用了一些比较诗意的手法,进行剪裁加工,对少年毛泽东的故事细节也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甚至为了某种效果而由导演来发挥。
剧中还虚构了刘俊卿、赵一贞、王子鹏三人,他们都有和剧中在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过间接或直接接触,更显得生活的不真实。
可认真看一下,这虚构的人与真实的人交织,有其深意。特别是这虚构的三人都是作为一种弱势存在,或者说不是很正面的甚至反面的,它更突出了这一主题——“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当有何为?如何去面对人生?
刘俊卿出身贫寒,严重溺爱,一个劲儿地往上爬,为名为利,最后苦苦挣扎;赵一贞自杀抗婚,王子鹏被父母全权包办,惯于软弱,最后终于敢和自己所爱的人私奔。
详说赵一贞吧。赵一贞死在一个人的花轿内,死在封建世俗之下。剧中有一个特写镜头,空无一人的古街,泛着青色,铺着迎新娘子而洒的彩色纸花,仿佛喜庆还在,刘俊卿一路飞奔,手里拿着赵一贞给他的最后的书,一路狂奔,摔倒在趴在这条空空的古街,书本甩出去了,刘俊卿就趴在那里看着这条空远的古街,不到尽头,他伸手去拿书,猛然发现,书是红的,血的颜色!
看到这里,我的心震了一下。
作为导演,这个片断拍得很有大胆,对我而言很惊心。
赵一贞以死来抗争,她不曾爱的、所恨的人与恶的势力,捍卫心中那份纯洁的爱情,她的决绝是值得佩服的,她所做是值得同情的,然而,她的决绝又是不彻底的或者说是不觉悟的,在当时,她除了选择死,难道就没有其他路了吗?
是什么逼她走到这一步?
当时的社会?
“恰同学少年”的朝气和敢为不是没有影响到赵,但它为什么如此有限?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从女性的视角来看。
即使是,在当下,仍然很迫切。作为女性,舒展生命的平台,是如何构建的?
刘俊卿、赵一贞、王子鹏,是虚构的,但又是真实的,他们是生活的提炼,他们的存在,更让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