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楼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枕河而居的“三毛茶楼”在古镇周庄显得孤单而又突出。那双曾在马德里或是西班牙靠近法国边境的san sebastian美丽地留下过印痕的步履——步履中甚至又能数出几粒撒哈拉沙漠中金黄的沙砾——它也曾在周庄走过?我没有系统地读过三毛的作品“三毛”对于我,更多的只是一种“音节”上的意义。我面对过的也从不是铅字背面的三毛。因此,在周庄,当我踏进“三毛茶楼”的那个瞬间,便生出些许的感动。我第一次觉得与三毛靠得那么的近。
恐怕这就是我访问“三毛茶楼”的全部理由了。——在周庄,在恍惚间,我看见三毛真的在这里出没。我可以在她坐过的茶案旁认真地坐上一会儿。喝上一杯什么样的茶并不重要,只是我把盏的这只白瓷茶杯有可能被三毛不小心地碰过,即使它现今已缺了口,那也是相当有意味的。但我知道,三毛没有来过。
黑色的桁条和同样黑色的房梁在我的头顶,披着一层一百年的灰,一点都不心虚地撑托着这方天空。那刻,我听见“橄榄树”在更南的南方摇曳,我看见红土和木棉晃荡的身姿有如初阳的肤色。我在最后的茶客的背影中,永远弄不懂光阴去留间的惨淡与妩媚还有什么比三毛没有来过更加使人浮想联翩呢?
在哥斯达黎加,三毛“走断了一双鞋,又买了一双新的,预备走更长的路”在“三毛茶楼”里,在被擦拭得纤尘不染的桌几上,光亮深处,我看到的却是她逐渐暗去的生命。所谓“更长的路”实际上早就终止在1991年1月4日那天的清晨。生与死之间的这条线索,捆绑的也不过是四十八年的心跳与呼吸。
“三毛茶楼”是周庄为三毛虚设的孝堂。
茶馆里的墙壁上悬挂着多幅三毛的相片。有一幅剧照应该是后来挂上去的。三毛本想藉此剧角逐“金马奖,但失败了。很多人都把这说成是三毛的死因。滚滚红尘”是三毛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的一部作品。
这部以张爱玲为原型的著作,因为三毛的自杀,骤添了不少的沧桑感。1942年,二十一岁的张,因战事从香港回到上海时,周庄远没有今天的名声。三毛,这位叫陈平的作家,那时还正是娘胎中的一颗胚芽。出版张爱玲全集和作为滚滚红尘制片方的台北皇冠的平鑫涛及夫人琼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华人文学史上的两位女性最终打上了一个忧伤的死结。
几年前,一位台湾朋友问我,谁谁谁象不象三毛?那时,我并不明确三毛的长相,随口说象三毛。朋友摇头,说不是太象。我说,她们隔着一道海峡呢。
朋友惊叹!还有什么比这个海峡隔着的这两块陆地有那么多的象与不象啊。
今天,海峡依然很远。尽管如此,在我离开周庄的时候,我仍旧觉得从未与三毛这样近过。
你安息吧!三毛。在这个门里,生活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