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章三
兴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后 吕太后) 睿宗献皇帝(献皇后)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又命中书省择官辅行。凡所过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过太平访迪家,赐白金五十两。至泗、濠告祭诸祖墓。是冬从太祖观郊坛,令左右导之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并识之。”是年,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因厚赐之。未几,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先是,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帝时时赐宴赋诗,商搉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欢甚,自作时雪赋,赐东宫官。令三师、谕德朝贺东宫,东宫答拜。又命东宫及王府官编缉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训谕太子诸王。四年春,制大本堂玉图记,赐太子。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时令儒臣为太子讲大学衍义。二十二年,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氵霸、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太子元妃常氏,继妃吕氏。生子五:长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复称懿文皇太子。孝康皇后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四年四月册为皇太子妃。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敬懿。太祖为辍朝三日。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后吕氏,寿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燕兵至金川门,迓太后至军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还,未至,宫中已火。既而随其子允熙居懿文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而其时秦王樉亦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前代故事所无也。
睿宗兴献皇帝祐杬,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陆。七年之藩,舟次龙江,有慈乌数万绕舟,至黄州复然,人以为瑞。谢疏陈五事。孝宗嘉之,赐予异诸弟。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楚俗尚巫觋而轻医药,乃选布良方,设药饵以济病者。长史张景明献所著六益于王,赐之金帛,曰:“吾以此悬宫门矣。”邸旁有台曰阳春,数与群臣宾从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
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礼臣毛澄等援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称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帝命廷臣集议,未决。进士张璁上书请考兴献王,帝大悦。会母妃至自安陆,止通州不入。帝启张太后,欲避天子位,奉母妃归藩。群臣惶惧。太后命进王为兴献帝,妃为兴献后。璁更为大礼或问以进,而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议与璁合。帝因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帝、后加称“皇”廷和等合廷臣争之,未决。嘉靖元年,禁中火,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朱鸣阳引五行五事,为废礼之证。乃辍称“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园曰陵,黄屋监卫如制,设祠署安陆,岁时享祀,用十二笾豆,乐用八佾。帝心终未慊。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奉先殿西,曰观德殿,祭如太庙。七月,谕去本生号。九月,诏称孝宗皇伯考,称献皇帝曰皇考。
璁、萼等既骤贵,干进者争以言礼希上意。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言献皇帝宜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议:“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盖其慎也。小臣妄议山陵,宜罪。”工部尚书赵璜亦言不可。乃止。尊陵名曰显陵。
明年,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六年,以观德殿狭隘,改建崇先殿。七年,命璁等集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亲制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从祀方泽,次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祔太庙,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作玉芝官祀焉。穆宗立,乃罢明堂配享。
初,杨廷和等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炫为兴王,奉献帝祀。不允。兴国封除。献帝有长子厚熙,生五日而殇。嘉靖四年赠岳王,谥曰怀献。
皇后蒋氏,世宗母也。父斅,大兴人,追封玉田伯。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世宗入承大统,即位三日,遣使诣安陆奉迎,而令廷臣议推尊礼。咸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议三上,未决。会妃将至,礼臣上入宫仪,由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迎于东华门。不许。再议由正阳门入大明、承天、端门,从王门入宫。又不许。王门,诸王所出入门也。敕曰:“圣母至,御太后车服,从御道入,朝太庙。”故事:后妃无谒庙礼。礼臣难之。时妃至通州,闻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群臣以慈寿太后命,改称兴献后,乃入。以太后仪谒奉先、奉慈二殿,不庙见。元年改称兴国太后。三年乃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五年,献帝世庙成,奉太后入谒。七年,上尊号曰慈仁。九年,颁太后所制女训于天下。十五年,奉太后谒天寿山陵,命诸臣进贺行殿。是年加上尊号曰康静贞寿。
十七年十二月崩,谕礼、工二部将改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为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翊国公郭勋知圣母山陵事。已,帝亲幸大峪相视,令议奉太后南诣合葬。而礼部尚书严嵩等言:“灵驾北来,慈宫南诣,共一举耳。大峪可朝发夕至,显陵远在承天,恐陛下春秋念之。臣谓如初议便。”帝曰:“成祖岂不思皇祖耶,何以南孝陵?”因止崔元等毋行,而令赵俊往,且启视幽宫。是年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明年,俊归,谓显陵不吉,遂议南巡。九卿大臣许赞等谏。不听。左都御史王廷相又谏。帝曰:“朕岂空行哉,为吾母耳!”已而侍御吕柟、给事中曾烶、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等复相继疏谏。不听。三月,帝至承天,谒显陵,作新宫焉,曰:“待合葬也。”归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佚于祀典,请祀之。”帝曰:“帝尧父母异陵,可知合葬非古。”即拜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定议葬大峪山。四月,帝谒长陵,谕严嵩曰:“大峪不如纯德。”仍命崔元护梓宫南祔。闰七月,合葬显陵,主祔睿宗庙。
赞曰: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著焉矣。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b>部分译文</b>
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明太祖的长子。母亲是高皇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生于太平的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后,朱标被立为王世子,跟随宋濂学习经典。
吴元年(1367),朱标年仅十三岁,太祖便命他前去巡察临濠墓地,并对他说:“商高宗过去烦劳于外,周成王很早就接受无逸之训,他俩都懂得百姓的疾若,所以在位期间能勤俭持政,成为好的守成之君。我儿你生长于富贵,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今天要前往旁近郡县,游览山川,跨越田野,可以因征途的险易而知道鞍马的勤劳,看到民间百姓的生业而知道衣食的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而知道风俗的美恶。到了祖宗住地,你要访求父老乡亲,向他们询问我当年起兵渡江时的事情,并将它牢记在心,以明白我创业是多么不容易。”又命中书省选择官吏陪同朱标前行。凡所经过的郡县城壕山川之神,朱标都以羊猪祭祀。经过太平时,朱标特地拜访了他出生的陈迪家,赏赐白金五十两。到达泗州、濠州后,朱标告祭了诸祖墓。这年冬天,朱标跟随太祖视察郊坛,太祖命左右随从将朱标引到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太祖又指着路旁的荆棘对他说:“古人用它施以扑刑,因为它能祛除风寒,虽然会伤人却不会杀死人。古人的用心如此仁厚,我儿要牢记心中。”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求教授太子,太祖给予嘉奖,并接受了他的请求。中书省都督府请求仿效元朝旧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太祖认为元朝旧制不值得仿效,便命令詹同考据历代东宫官制,然后挑选勋德老成及新提升的贤士兼任东宫官属。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王献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使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太祖嘱咐他们说“:朕之所以在东宫不另设府僚,而以卿等兼任,其原因在于现在战事尚未平息,朕若有事在外,必定是太子监管国家,如果设立府僚,那么包括卿等在内,遇事得向上陈述,让太子知道,太子有时可能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一定会说这是府僚让他这么做的,于是隔阂就容易产生。朕之所以又特别设置宾客、谕德等官,是想让他们辅成太子的德性,并且挑选名儒担任,就是这个缘故。昔日周公教育成王严格整顿军队,召公教导康王设立皇家六师,这么做都是为了居安思危,不忘武备。因为即位之君,生长于富贵,受宠于安逸的生活中,不熟悉军队,一有缓急,便不知所措。所以周、召二公之言,你们都要牢记心中。”
这一年,太祖下令挑选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到宫禁为太子伴读。国琦等到谨身殿回答太祖的问题,他们容貌俊秀,应对详细,出语不俗。太祖十分高兴,因此对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说“:这些学生熟悉文学艺术,但是与太子相处,应当使他们心术端正,不致轻浮、奢侈,这样对太子的品行也有帮助。”不久,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在此之前,太祖下令修建大本堂,将古今地图书籍充斥其中,然后征求四方名儒教育太子诸王,轮流昼夜值班,挑选才智出众之士充当伴读。太祖时常赐宴赋诗,与他们商榷古今之事,评论文章。太祖命诸儒写成钟山龙蟠赋。有一次,太祖摆酒欢饮,兴致盎然,自作时雪赋,赐给东宫官。下令三位老师、谕德朝贺东宫,东宫予以答拜。又命东宫及王府官吏编辑可以作为借鉴的古人之事,训谕太子诸王。四年春,太祖命人制作大本堂玉图记,赐给太子。
十年,太祖下令从今开始政事全部交给太子处理,然后由太子上奏。他嘱咐太子道“: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通达人情,明白事理,遇事故能处理得当。而守成之君生长于富贵,若非平日磨练,很少有不犯错的。所以我特地命你每日面对群臣,听断诸司所陈之事,以熟悉国政。惟有仁爱之心不至于对人残暴,惟有处事英明不至于被奸佞所惑,惟有勤俭持政不至于沉溺于安逸,惟有当机立断不至于拘泥于文法。所有这些都须用心来权衡。我自有天下以来,还未曾有过空闲之日,我对所有事务都惟恐有丝毫不妥之处,惟恐辜负上天的托付。所以总是头顶星星上朝,夜半时分入寝,这些你都亲眼所见。你如果也能身体力行,那便是天下之福啊。”当时,太祖下令儒臣为太子讲解大学衍义。二十二年,设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太祖命太子巡视、安抚陕西。在此之前,太祖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说道“:天下地势优越可作为首都的地方有四个。河东地势较高,控制西北,尧帝曾以它为都,但这个地方十分寒冷。汴梁连着黄河、淮水,宋朝曾以它为都,但它地势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曾卜卦,认为它可做都城,周、汉迁都于此,但嵩、邙没有肴殳函、终南之险要,涧、绶、伊、洛没有泾、渭、灞、氵产之雄壮。而拥有众多河山的优点,可以位于诸侯之首,控制天下的莫过于关中了。”太祖觉得他说得有理。到这时,太祖便对太子说:“天下山川只有秦地可称得上险固,你可以前去察看当地风俗,慰劳秦地父老子弟。”于是选择文武诸臣护随太子前行。太子出发后,太祖派使臣前往嘱咐太子:“你昨日渡江,雷声忽然起于东南,引导你前行,这是威震之兆啊。但是,十天来一直久阴不雨,占卜有阴谋发生,你应当谨慎行事,在驻地严加防守,施仁布惠,以改变天意。”太祖仍再三告诫随行诸臣经常报告太子的行踪。
太子从陕西返回京城,献上陕西地图,然后就病了。太子在病中上奏经略建都之事。第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去世,太祖为之痛哭。礼官商议办丧日期,请求改日。等到可以脱掉丧服时,太祖不忍。经礼官请求,才脱下丧服上朝。八月十一日,太子附葬于孝陵东侧,谥号为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屡犯过错,太子总是从中调解保护,他们才得以返回藩地。有人告发晋王企图谋反,太子在太祖面前流着泪请求,太祖才感悟。太祖当初将兄长的儿子朱文正、姐姐的儿子李文忠及沐英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高皇后也将他们视如己出。太祖有时因事对他们责罚过重,太子总是告诉高皇后,进行劝慰,太子仁慈的天性就是这样。太子元配妃子常氏,继妃吕氏。共生有五子,依次为:雄英、建文皇帝、允火通、允火坚、允熙。建文元年(1399),太子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后,又称他为懿文皇太子。
睿宗兴献皇帝朱祐杬,宪宗第四子。母亲是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被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兴王在德安建造府邸。不久,改在安陆。七年,兴王起程前往藩地,船只中途停泊龙江时,有数万慈乌绕船而飞,到达黄州后也出现了同样的事情,人们都将它看作吉兆。兴王在辞别奏议上陈述了五件国事,孝宗给予嘉奖,对他的赏赐与其他弟弟不同。
兴王喜爱诗书,对珍宝玩物毫无兴趣,也从不沉溺于女色音乐之中,不是公开酒宴从不摆设酒肉。楚地风俗崇尚巫术而轻视医药,兴王便选布良方,以医药救济患病者。长史张景明将其所著的六益献给兴王,兴王回赐他黄金布帛,并对他说“:我会将它悬在宫门上。”兴王宫邸旁有一高台,名为“阳春”兴王多次与群臣、宾客一起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1519),兴王去世,谥号为献。
兴王去世二年之后,武宗去世,召兴王世子入嗣大统,这就是世宗。礼臣毛澄等引用以往汉朝定陶、宋朝濮王的旧例,以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王妃为“皇叔母”世宗命廷臣集中商议,没能作出决定。进士张璁上书请求以兴献王为皇考,世宗非常高兴。当时正巧其母妃从安陆出发,只到通州而不入宫。世宗便告诉张太后,要避天子之位,侍奉母妃返回藩地,群臣获悉十分惊慌。太后乃命进升兴王为兴献帝,兴王妃为兴献后。张璁将上书改为太礼或问进献世宗,而且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的意见与张璁相同。世宗因此晓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兴献帝、兴献后加称“皇”杨廷和等会合廷臣进行争辩,没有结果。嘉靖元年(1522),宫禁失火,杨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朱鸣阳引用五行五事,作为废弃此礼的证据。世宗才停止称兴王为“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其墓为陵,根据制度设黄屋监卫,在安陆设立祠庙,每年祀典之时用十二笾豆祭祀,乐舞则采用八佾。世宗心中始终未能满意。三年,加称兴王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献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于奉先殿西侧,名为观德殿,祭祀礼仪与太庙相同。七月,世宗下令去掉本生号。九月,下诏称孝宗为皇伯考,称献皇帝为皇考。
张璁、桂萼等人骤然显贵,于是,那些希望求取功名、蒙受皇帝恩赏的人争相谈论礼仪。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说献皇帝应当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则建议说:“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他们这都是谨慎行事啊。小臣妄议山陵,应当治罪。”工部尚书赵璜也力言不可,此事才作罢。尊称兴王陵为显陵。
第二年,世宗下令编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侧。六年,以观德殿狭窄为由,改建崇先殿,七年,世宗命张璁等集明伦大典成,为兴王加上尊谥号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亲自题写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祭于方泽,仅次于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求加尊皇考庙号,以与先帝相称。九月,为兴王加上尊谥号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附祭于太庙,位居武宗之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停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有灵芝草长在世庙柱子之上,世宗于是又将它称作玉芝宫,并在此祭祀。穆宗即位,乃停止明堂配享。
当初,杨廷和等建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火玄为兴王,以奉侍献帝。皇上不许。兴国之封被取消。献帝的长子厚熙,出生五天便夭折了。嘉靖四年,厚熙被追赠为岳王,谥号怀献。
<b>章四</b>
诸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考二百余年之间,宗姓实繁,贤愚杂出。今据所纪载,自太祖时追封祔庙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郡王以下有行义事实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见焉。
诸王一
宗室十五王-太祖诸子一
秦王樉(汧阳王诚洌) 晋王㭎(庆成王济炫 西河王奇溯新堞) 周王橚(镇平王有爌 博平王安氵戍 南陵王睦楧 镇国中尉睦木挈 镇国将军安氵侃 镇国中尉勤熨)楚王桢(武冈王显槐) 齐王榑 潭王梓 赵王杞 鲁王檀(归善王当沍 辅国将军当燌 奉国将军健根 安丘王当澻 寿钅林)
熙祖,二子。长仁祖,次寿春王,俱王太后生。寿春王四子,长霍丘王,次下蔡王,次安丰王,次蒙城王。霍丘王一子,宝应王。安丰王四子,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下蔡、蒙城及宝应、六安诸王先卒,皆无后。洪武元年追封,二年定从祀礼,祔享祖庙东西庑。寿春、霍丘、安丰、蒙城四王,皆以王妃配食。蒙城王妃田氏早寡,有节行,太祖甚重之。十王、四妃墓在凤阳白塔祠,官岁祀焉。仁祖,四子。长南昌王,次盱眙王,次临淮王,次太祖,俱陈太后生。南昌王二子,长山阳王,无后,次文正。盱眙王一子,昭信王,无后。临淮王无子。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洪武初,诸王皆追封从祀。文正以罪谪死。子守谦,封靖江王,自有传。正德十一年,御史徐文华言:“宋儒程颐曰:‘成人而无后者,祭终兄弟之孙之身。’盖从祖而祔,亦从祖而毁,未有祖祧而祔食之孙独存者。今懿、僖二祖既祧,太庙祔享诸王亦宜罢祀。”廷议不可,文华竟以妄言下狱。嘉靖中建九庙,东西庑如故。九庙灾,复同堂异室之制,祔十五王于两序。盱眙、临淮王二妃配食。南昌王妃王氏,后薨,祔葬皇陵,不配食。
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㭎、成祖、周王橚。胡充妃生楚王桢。达定妃生齐王榑、潭王梓。郭宁妃生鲁王檀。郭惠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胡顺妃生湘王柏。韩妃生辽王植。余妃生庆王木旃。杨妃生宁王权。周妃生岷王楩、韩王松。赵贵妃生沈王模。李贤妃生唐王柽。刘惠妃生郢王楝。葛丽妃生伊王木彝。而肃王楧母郜无名号。赵王杞、安王楹、皇子楠皆未详所生母。
秦愍王樉,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其年五月赐玺书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十五年八月,高皇后崩,与晋、燕诸王奔丧京师,十月还国。十七年,皇后大祥,复来朝,寻遣还。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樉为宗人令。二十四年,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皇太子巡视关陕。太子还,为之解。明年命归藩。
二十八年正月,命帅平羌将军甯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帝悦,赉予甚厚。其年三月薨,赐谥册曰:“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藩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次妃,宁河王邓愈女。樉薨,王妃殉。
子隐王尚炳嗣。沔人高福兴等为乱,尚炳巡边境上捕盗。永乐九年,使者至西安,尚炳称疾不出迎,见使者又傲慢。帝逮治王府官吏,赐尚炳书曰:“齐王拜胙,遂以国霸;晋候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尚炳惧,来朝谢罪。明年三月薨。子僖王志堩嗣,二十二年薨。无子,庶兄怀王志均由渭南王嗣,宣德元年薨。妃张氏,未婚,入宫守服。
弟康王志邅嗣。好古嗜学。四年,护卫军张嵩等讦其府中事。志邅不安,辞三护卫。宣宗答书奖谕,予一护卫。志邅顾数听细人,正统十年诬奏镇守都御史陈镒,按问皆虚,而审理正秦弘等又交章奏王凌辱府僚,棰死军役。帝再以书戒饬之。景泰六年薨。子惠王公锡嗣,以贤闻。成化二十二年薨。
子简王诚泳嗣。性孝友恭谨,晋铭冠服以自警。秦川多赐地,军民佃以为业,供租税,岁歉辄蠲之。长安有鲁斋书院,久废,故址半为民居,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王府护卫得入学,自诚泳始。所著有经进小鸣集。弘治十一年薨,无子。
从弟临潼王诚澯子昭王秉欆嗣。十四年薨。子定王惟焯嗣,有贤行,有司以闻。嘉靖十九年,敕表以绰楔。献金助太庙工,益岁禄二百石,赐玉带袭衣。惟焯尝奏请潼关以西、凤翔以东河堧地,曰:“皇祖所赐先臣樉也。”户部尚书梁材执奏:“陕西外供三镇,内给四王,民困已极。岂得复夺堧地,滥给宗藩。”诏如材言。二十三年薨,无子。
再从子宣王怀埢由中尉嗣。奏以本禄千石赡诸宗,赐敕奖谕。四十五年薨。子靖王敬镕嗣,万历四年薨。子敬王谊旐嗣,十四年薨。无子,弟谊漶由紫阳王嗣。薨,子存枢嗣。李自成破西安,存枢降于贼,伪授权将军,妃刘氏死之。
汧阳王诚洌,康王诸孙也,事父及继母以孝闻。父疾,经月不解带。及薨,醯酱盐酪不入口。明年,墓生嘉禾,一本双穗,嘉瓜二实并蒂,慈乌异鸟环集。以母马妃早卒,不逮养,追服衰食蔬者三年。雪中萱草生华,咸谓孝感所致。弘治十五年赐敕嘉奖。
时有辅国将军秉桦,亦好学笃行。父病,祷于神,乞以身代,疾竟愈。母丧庐墓,有双鹤集庭中。定王以闻。世宗表其门。晋恭王㭎,太祖第三子也。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太原,中道笞膳夫。帝驰谕曰:“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㭎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㭎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二十四年,太子巡陕西归,㭎随来朝,敕归藩。自是折节,待官属皆有礼,更以恭慎闻。是时,帝念边防甚,且欲诸子习兵事,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又诏二王,军中事大者方以闻。三十一年三月薨,子定王济熺嗣。
永乐初,帝以济熺纵下,黜其长史龙潭。济熺惧,欲上护卫。不许。弟平阳王济熿,幼狠戾,失爱于父。及长,太祖召秦、晋、燕、周四世子及庶子之长者,教于京师。济熿与燕王子高煦、周王子有动邪诡相比,不为太祖所爱。济熺既嗣王,成祖封济熿平阳王。济熿追憾父,并憾济熺不为解,嗾其弟庆成王济炫等日诉济熺过于朝,又诱府中官校,文致其罪,历年不已。十二年,帝夺济熺爵,及世子美圭皆为庶人,俾守恭王园,而立济熿为晋王。
济熿既立,益横暴,至进毒弑嫡母谢氏,逼烝恭王侍儿吉祥,幽济熺父子,蔬食不给。父兄故侍从宫人多为所害,莫敢言。恭王宫中老媪走诉成祖,乃即狱中召晋府故承奉左微问之,尽得济熿构济熺状。立命微驰召济熺父子,济熺幽空室已十年矣。左微者,故因济熺牵连系狱,或传微死已久。及至,一府大惊。微入空室,释济熺父子,相抱持大恸。时帝北征,驻驿沙城,济喜父子谒行在所。帝见济熺病,恻然,封美圭平阳王,使奉父居平阳,予以恭王故连伯滩田。会帝崩,济熿遂不与美圭田。仁宗连以书谕,卒不听。又闻朝廷赐济熺王者冠服及他赉予,益怨望。成祖、仁宗之崩,不为服,使寺人代临,幕中广致妖巫为诅咒不辍。
宣宗即位,济熿密遣人结高煦谋不轨,宁化王济焕告变。比擒高煦,又得济熿交通书,帝未之问也,而济熿所遣使高煦人惧罪及,走京师首实。内使刘信等数十人告济熿擅取屯粮十万余石,欲应高煦,并发其宫中诅咒事。济焕亦至是始知嫡母被弑,驰奏。遣人察实,召至京,示以诸所发奸逆状,废为庶人,幽凤阳。同谋官属及诸巫悉论死。时宣德二年四月也。
晋国绝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进封美圭为晋王,还居太原。正统六年薨。子庄王钟铉嗣,弘治十五年薨。世子奇源及其子表荣皆前卒,表荣子端王知烊嗣。知烊七岁而孤,能尽哀,居母丧呕血,芝生寝宫。嘉靖十二年薨。无子,再从子简王新土典嗣。新化王表槏、荥泽王表檈者,端王诸父也。表槏先卒,子知节嗣为新化王,亦前卒,二子新土典、新墧。端王请新土典嗣新化王,未封而端王薨,表檈谋摄府事。端王妃王氏曰:“王无后,次及新化王,新化父子卒,有孙新土典在。”即召入府,拜几筵为丧主。表檈忿曰:“我尊行,顾不得王。”上疏言:“新土典故新化王长子,不得为人后,新土典宜嗣新化王,新墧宜嗣晋王。”礼部议新土典宜嗣,是为简王。新土典母太妃尚氏严,教子以礼。太妃疾,新土典叩头露祷。长史有敷陈,辄拜受教。其老也,以弟镇国将军新墧子慎镜摄藩事。万历三年薨,慎镜亦卒。弟惠王慎鋷嗣,七年薨。子穆王敏淳嗣,三十八年薨,子求桂嗣。李自成陷山西,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不知所终。
庆成王济炫,晋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庆成宴,因以为封。永乐元年徙居潞州,坐擅发驿马,纵军人为盗,被责,召还太原。十年徙汾州,薨,谥庄惠。曾孙端顺王奇浈,正德中,以贤孝闻,赐敕褒奖。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书王琼闻于朝。嗣王表栾朴茂寡言,孝友好文学。嘉靖三十年寿八十,诏书嘉奖,赉以金币。辅国将军奇添,端顺王弟也,早卒。夫人王氏守节奉姑六十余年,世宗时以节孝旌。又温穆王曾孙中尉知恚病笃,淑人贺氏欲先死以殉,取澒一勺咽之,左右救夺,遂绝饮食,与知恚同时卒。表栾以闻。礼官言会典无旌命妇例,世宗特命旌之,谥曰贞烈。
西河王奇溯,定王曾孙。三岁而孤。问父所在,即恸哭。长,刻栴檀为父顺简王像,祀之。母病渴,中夜稽颡祷天,俄有甘泉自地涌出。母饮泉,病良已。及卒,哀毁骨立。子表相嗣,亦以仁孝闻,与宁河王表楠、河东嗣王奇淮并为人所称。
新堞,恭王七世孙,家汾州。崇祯十四年由宗贡生为中部知县。有事他邑,土寇乘间陷其城,坐免官。已而复任。署事者闻贼且至,亟欲解印去,新堞毅然曰:“此我致命之秋也。”即受之。得贼所传伪檄,怒而碎之,议拒守。邑新遭寇,无应者,乃属父老速去,而己誓必死。妻卢氏,妾薛氏、冯氏,请先死。许之。有女数岁,拊其背而勉之缢。左右皆泣下。乃书表封印,使人驰送京师,冠带望阙拜,又望拜其母,遂自经。士民葬之社坛侧,以妻女祔。先是,土寇薄城,县丞光先与战不胜,自焚死。新堞哭之恸,为之诔曰:“杀身成仁,虽死犹生。”至是,新堞亦死难。
周定王橚,太祖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